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产品的普及,每天大家面对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多了,由于在使用时没有正确的用眼习惯,从而导致戴眼镜的人越来越多。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、长时间近距离工作、电子产品使用过度、户外活动缺乏、读写习惯及环境不良、睡眠和营养不足等。可能我们不以为常的用眼习惯其实都是在损伤我们的眼部健康,今天三果眼益给大家生活中讲讲有哪些护眼误区。
误区一:保护视力,就该常滴眼药水或护眼液
眼药水是眼科疾病.常用的药物剂型,对于许多眼病,眼药水都有直接、快捷的治疗作用。然而,许多人没有眼病也习惯点眼药水,或者眼部不适、不经医生诊断就随便点眼药水,这些都是错误的。使用眼药水要遵医嘱,护眼液对缓解眼疲劳虽有一定作用,但不等于能保护视力、预防近视。因为有很多视力减退的情况是由其他眼病造成的,如果判断不准,一味的使用护眼液或眼药水,反而会使眼病进一步恶化。
误区二:晚上看书写字,灯光要够亮才能看清楚
以往人们认为用暖色调的白炽灯照明有利于保护视力。但研究表明,适合于阅读、书写等要求较高的视觉作业的光源,应选用高色温的冷色光源照明灯具,少用或不用低色温的白炽灯。很多学生晚上往往在自己的房间写作业,只开台灯,同时为了营造安静的气氛或省电,把周围的灯都关掉。这样做不可取。因为人们通常只注重将照明集中在书桌台上,认为灯光够亮能看清楚就好,而忽视环境光照的设置和对眼睛的影响。
误区三:视力不好,就一定要戴眼镜
不少家长发现孩子近视后,就急忙忙带孩子去配眼镜,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,并不是所有视力不好的孩子都需要配眼镜。近视有真假之分,假性近视也会出现短期的视力不好情况,这种情况多是因为眼疲劳引起的,只需要适当休息就可以恢复正常视力,但如果草率就给孩子配眼镜,会导致原本的假性近视变成真性近视,造成无法挽回的视力损害。如果发现孩子视力不好,应该带孩子到专业的眼科医院检查诊治,以判断孩子是否需要佩戴眼镜。
眼睛健康的小朋友要严格做到用眼卫生,预防近视;而已经出现了近视的小朋友更应该立刻采取行动,保护眼睛,防止因为近视不断加深导致的眼底病变。
三果眼益告诉你护眼的三点建议
一、对小朋友来说,要做到:
(1)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,做操时注意力集中,闭眼,认真正确地按、揉穴位等,以感觉到酸胀为度。
(2)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,“一拳一尺一寸”;不在走路、吃饭、卧床时、晃动的车厢内、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。
(3)读写每40分钟左右要休息10分钟,可远眺或做眼保健操等。
(4)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~40分钟后,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。
(5)日间户外活动每天至少2小时。
(6)保证睡眠时间,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、初中生9小时、高中生8小时。
(7)积极参加近视筛查活动,建立属于自己的视力健康档案。
二、对于家长来说,要做到:
(1)督促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。
(2)设定明确规则,有意识地控制孩子,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,积极选择替代性活动,如游戏、运动和户外活动等,减少视屏时间。
(3)定期调整书桌椅高度,使其适合孩子身高的变化。
三、对于学校来说,要做到:
(1)组织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。
(2)鼓励课间走出教室,上下午各安排一个30分钟的大课间。
(3)教会并督促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。
(4)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。